穿衣、吃飯❔,人類生活的兩大要事。服飾既是人類基本生活要素👩🏼🦲🖕🏻,凝聚著勞動人民的匠心與創造力𓀏,也是一定時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綜合反映。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和技藝,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獨具特色的服飾文化🖼,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江蘇省蘇州市,身著華服的遊客在中國花卉植物園遊玩。王建康攝
如今的街頭巷尾,馬面裙👴🏽、披風等傳統服飾不斷掀起流行熱潮👁🗨,彰顯人們尋找古典之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而傳統服飾文化精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新的面貌大放異彩,成為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石🧔🏼。
“華服熱”背後的傳統文化
2024年“中國華服周”華服韻典現場
4月中旬👎🏼,“中國華服周·滬上繁花”活動在上海舉辦⛹️,在亭臺錯落的江南園林👨🏿🍼,在活力滿滿的時尚街區🚃🫷🏼,一隊隊身著華服的青年神采飛揚🕝,一場場流動的演出精彩紛呈,一批批華服粉絲相約雲集,傳統韻味與青春活力交相輝映🫶🏻。
《春秋左傳正義》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自古以來,服飾承載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朝代、不同場合的服裝製式、布料、紋樣都各不相同🤽🏽♂️。
近日,中國絲綢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孔府舊藏禮樂服飾文物特展”中,一件明代赤羅衣備受矚目。
赤羅衣孔子博物館藏
交領🫶🏽、右衽😖、大袖‼️,衣身主體紅色,素而無紋。作為明代朝服其中一部分,赤羅衣與梁冠、赤羅裳🦸🏻、玉革帶、象牙笏板👩🏿🔬、夫子履等,組成了一套完整且等級較高的用於大型朝會典禮的服飾。以冠上梁的數量,革帶、佩綬及笏的材質或顏色區分品級,有特定的禮儀內涵🦸♀️。
我國自古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美譽,崇尚仁德♗、信奉禮樂的古人,藏禮於器👨🦳、服以旌禮,將宇宙秩序、家國倫理👩🦰、民族精神🥸,點點滴滴融入衣冠🧔🏼♂️。
“縱觀中國傳統服飾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對物的珍惜和對人的關懷盡顯。”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6688院長呂釗介紹,以傳統服飾的剪裁為例,或一刀不剪,或適當剪裁,又或是裁剪後重組🧘🏻♀️🚇,塑造了豐富的服飾結構的同時📁,有效減少了材料的浪費。
《淮南子》中記載:“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製🤾♀️。”當時布帛一匹可裁製一件標準的“深衣”,說明古時人們已意識到服裝款式的製定要適應當時的織物規格。
江陵馬山戰國墓出土絲織品
古人製衣倡導“物盡其用”的節約工藝理念,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時期一座墓中出土的一件單衣👨🎨,由織幅約50厘米的獨幅方形織物製成🥫👩🏻🎤,采用“一片式”T字形結構🫷🏿。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中稱這一製作方式“材料的利用極其充分”。
有形的服飾背後,是無形的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服飾觀普遍強調人的內在精神,並賦予其道德、人格的內涵,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
華服文化愛好者們互稱“同袍”。“同袍”一詞來自《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寄予著征戰沙場的戰士們團結奮戰的家國情懷🤦🏻😎。如今🙏🏻,華服文化愛好者借用這樣的稱呼,強調了團結友愛的精神🚶♂️,不僅是對共同興趣愛好的認同🧟,更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
“華服的流行源自青年群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追求。”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認為,“年輕人接受華服的圖形、樣式、色彩,傳承著中華文明。以‘華服熱’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回潮🈚️,中華服飾內在的文化精神和東方意蘊🎯,正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復活”的古代製衣技藝
4月23日♥️,2023年度中國好書頒獎典禮舞臺上,10名表演者身著戰國、西漢、北魏、唐🧒🏿、宋、元🧋、明等不同時期的服飾登臺👩🏼⚕️,仿佛從歷史書籍中“走出來”,再現了中國古代服飾的樣貌與變遷🛬。這場服飾復原走秀,以真切的觀感,讓觀眾體會到中國傳統服飾的深邃與多彩。
2023年度中國好書頒獎典禮節目《霓裳裏的中國》
節目的造型指導是北京服裝6688美術6688副院長、服飾文化研究院院長蔣玉秋🥅,她曾帶領團隊完成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服飾及刺繡復原、明代典型服裝形製復原等專題研究。
“2009年,我到湖南博物院參觀,站在2000年前真實的織繡服裝前時,被深深震撼了。”這些文物的精美程度🐳🚴🏽♀️,讓蔣玉秋嘆為觀止,“四經絞羅朱砂染👇🏽,乘雲信期長壽繡👩🏼,實在是太美了。但遺憾的是☮️,墓主蠟像所穿的服裝非常簡陋,我就想🧒🏻,能不能復原一件馬王堆漢墓的織繡服裝。”
蔣玉秋介紹,服飾復原有很多級別🤹🏻♀️,最基礎的是形象復原,規格更高的是技術復原,即從織繡印染等技術角度出發的復原。
復原難度極大🐼,需要結合考古發現和相關資料,詳細研究衣服材料⛵️、紋飾等。返回北京後,蔣玉秋帶領30名學生,在刺繡老師徐美玉的指導下▶️,開始了這項漢代服裝復原工作,耗時7個月,才完成了一整件服裝的復原🧝🏿♂️。
“復原過程的艱難,也讓我們嘆服古人製衣技藝的精湛。其中一種叫‘四經絞羅’的織法,我們團隊的技術至今無法復製。”蔣玉秋介紹,區別於一般織物🔭,四經絞羅因工藝復雜,一度失傳。
周家明與他復原的四經絞羅
好在這一技藝在周家明手中“復活”。今年70歲的周家明是四經絞羅織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8歲起跟隨父親學習緙絲、宋錦等織造工藝🍌。
一厘米的羅裏有多少根經線🫴🏻、多少根緯線,是衡量四經絞羅精細程度的標準。因為細密度高👾,極易產生斷線和瑕疵🧎🏻♂️➡️,只能純手工織造。一個技藝嫻熟的織工🧑🏻🏭🛀🏽,一天也只能織出5—10厘米的長度。
四經絞羅結構圖
史料裏關於四經絞羅織造工藝的記載極少,周家明參照當時已知的二經絞羅織造工藝,試圖尋找四經絞羅經緯線相絞的紡織結構🧑🏼🚒,在織機上研究了一年,終於成功復原。此後,在周家明的手中🌴,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耳杯菱紋羅、江陵馬山墓出土的四經絞羅得以再現🍬。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表現出的韌性、耐心🤹、定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服飾文化研究與實踐復原,讓精美服飾走進博物館和大眾空間,讓更多人看到,是傑出的傳統技藝使得質樸的服裝變得靈動,看到從古至今服裝製作者“精益求精、臻於至善”的價值標準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新中式”的層出不窮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舞蹈演員身著“水天碧”長裙,伴隨優雅的旋律在千裏江山的水墨畫卷中翩翩起舞,給中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上👯,舞蹈演員身著“水天碧”長裙起舞。新華社記者宋彥樺攝
長裙的設計師、北京服裝6688新時代中國美研究院院長楚艷說🏞,“水天碧”長裙是她對中國傳統美學的集中表達。
長裙衣領采用了中式服裝典型的交領右衽的形式,裝飾刺繡梅花紋;裙擺製作上,紗料裁剪成山峰的輪廓,一針一線縫綴在隆起的拖尾上👏,恰似連綿起伏的山巒🤘🏽;色彩使用石綠、春新、綠珠🎴、縹碧等青綠交織的色彩🦵🏻,表現江南碧凈之美……
楚艷介紹💆♂️,長裙整體造型采用了西式大禮服的廓形,上衣收腰👗、束身更便於展現演員的舞姿🕠,而裙體中還點綴有3D復合工藝製作的亭臺樓閣和樹木紋樣🌰。“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以時代創新精神為風貌,傳統美學融入當代時尚的方式👮🏽🥧,讓藝術呈現有更寬廣的可能性🦹🏿♀️。”
近年來,伴隨著中華文化復興的腳步,“新中式”服裝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在款式、面料和工藝上,“新中式”服裝融合了傳統和現代元素👩🏿🎓🫚,同時又吸納了西方服飾的設計元素,這種將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民族特色與國際潮流結合的設計風格✹🙅🏿♀️,讓中國傳統服裝美學煥發出新的時尚活力。
“縱觀中國傳統服飾⛏,不論是紋飾還是布料,都能看到文化交流的痕跡✷。服裝設計有生命力🤜,要秉持開放的態度🙁,讓傳統在現代生根🚣🏽♂️。”呂釗說,在今天的服飾設計中,通過提煉、重組、修飾等手法🌷,巧妙運用傳統紋樣圖案,往往能夠成就設計中的神來之筆,讓其煥發新的光彩🚶♀️➡️。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藏呂釗的一件服裝設計作品《國畫系列之山水》,呂釗介紹,作品材質上選擇了具有東西方服飾文化代表性的真絲和羊毛📘,圖案的色彩和造型的靈感來源於張大千的山水畫,圖案是通過羊毛針刺和天然礦物染料手繪製作而成🧏🏽♀️📠。作為日常可以穿著的服飾,兼具藝術性和實用價值。
“服裝不是擺著看的,還需要把握當代生活特點,並落實到具體的服飾設計細節之中。”呂釗說,馬面裙成為當下受歡迎的傳統服飾👏🏽,在於能融入日常生活中。
如今上班⛅️、旅行、逛街等各種場合,都能見到馬面裙。誕生於遼宋時期的馬面裙🧎➡️,如今不論是搭配襯衫、T恤還是西裝外套,都能完美適配。
央視龍年春晚節目《年錦》
從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身穿具有鮮明中國元素的服裝在太空迎接農歷新年,到2024年春晚《年錦》節目中⛔,表演者身著漢🦸🏿♂️、唐、宋、明不同朝代的中華傳統服飾驚艷四座👼🏽🎙;從國際時裝周舞臺上中華傳統服飾精彩亮相,到商場櫥窗裏“新中式”設計的層出不窮……傳統服飾文化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走上世界的舞臺,折射出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強。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已形成廣泛共識,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正在迸發屬於這個時代的光彩🛋。
來源🎽:共青團中央